还是去年的10月份,我也是参加我们医疗的展会活动期间,参观了一下沈阳故宫。沈阳故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它是中国国内与北京故宫仅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大型宫殿建筑群之一。为了让朋友们更细的了解它,特查了文字资料并附上本人照的几张特色建筑的相片,这样基本能了解了沈阳故宫的背景和建筑的风格。
清入关前,其皇宫设在沈阳,迁都北京后,这座皇宫被称作“陪都宫殿”、“留都宫殿”。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。它是清代初年的皇宫,是清代皇帝顺治的祖父努尔哈赤和顺治的父亲皇太极的宫殿。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(1625),历时11年,至清崇德元年(1636)基本建成。全部建筑有90余所,300多间,占地6万多平方米,是我国现存仅次于京故宫的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。它在建筑艺术上继承中国古代建筑传统,融汉、满、蒙各族艺术于一体,有很高历史价值。
它以崇政殿为中心,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,将故宫分为东、中、西三路。中路为故宫主体,崇政殿(金銮殿)为主体的核心,是皇太极处理朝政之所,配以飞龙阁、翔凤阁、师善斋、协中斋、日华楼。后面有凤凰楼、清宁宫,还有皇帝妃嫔寝居的东西配宫,以及颐和殿、介祉宫、敬典阁、迪光殿、保极宫等。东路建筑以大政殿为中心,辅以左右翼王亭、八旗亭。这是清王朝入关前,八旗建制的象征,是早期八旗兵制在宫殿建筑中唯一的历史古迹。大政殿是用来举行大典,如颁布诏书,宣布军队出征,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。十王亭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。这种君臣合署办事于宫迁的现象,在历史上是少见的。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嘉庆、道光诸帝十一次东巡在此驻跸。
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的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迁文物。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,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。沈阳故宫博物馆陈列的艺术品也很丰富。在绘画陈列室里,有明、清两代一些大师的作品如清李鳟、金农、明文征明书画精品、陶瓷、雕刻、织乡、漆器等工艺品也不少。
沈阳故宫图解 :整个宫苑共有一百多座建筑,五百多间房屋。重要宫殿楼台亭阁有:四殿(大政殿、崇政殿、迪光殿、颐和殿)、七宫(清宁宫、关雎宫、麟趾宫、衍庆宫、永福宫、介祉宫保极宫)、四楼(凤凰楼、日华楼、霞绮楼、转角楼)、五阁(飞龙阁、翔凤阁、崇谟阁、敬典阁、文溯客)、四斋(继思斋、师善斋、协中斋、仰熙斋)、一庙(太庙),总占地面积约七万余平方米。
沈阳故宫的大牌坊
沈阳故宫大门
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,崇政殿是故宫的正殿,建于后金天聪时,是清初朝会之所,为五间九檩硬山式,俱辟隔扇门,前后有出廊,围以石雕栏杆。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,殿内彻上明造,梁架全部为和玺彩绘。殿前东置日晷,西设嘉量。殿后是凤凰楼,同清宁宫、关睢宫、衍庆宫、永福宫、麟趾宫五宫建在近4米的高台之上,四周绕以高墙,独成一座宫院。
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,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于海内外,故宫内陈列了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,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等。
这是崇政殿特色建筑。
这是特色高台建筑—凤凰楼。是在崇政殿正殿后面。凤凰楼建于后金天聪年间(1627~1635),是休息和宴会之所,入关之后,曾存放玉玺、帝王像及行乐图。楼为三层歇山式,深广各3间,四周有围廊,顶盖黄琉璃瓦绿剪边。西路为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(1782~1783)增建。包括戏台、嘉荫堂、文溯阁、仰熙斋等,最前面为校马场。
最著名特色建筑—八角楼 。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木结构。在须弥座的台基上,绕以青石栏杆,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。正门前金龙蟠柱,殿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。殿内彩绘梵文天花,团龙藻井。因为我照的是侧面,看不到正门前金龙蟠柱。
最著名特色建筑—八角楼 。极富满族情调。
看,故宫门口的商家很会做生意呀。酒的名字都用爱新觉罗。理念是健康酒。当时我们还品尝了一下,味道还行。
小瓶的几十到大瓶上百。包装看起来很特别。
门口的小店: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种奇形怪状的葫芦。很有意思。特拍了几张供朋友们分享一下。
把葫芦当成艺术品卖。上面雕刻了很多图案,看起来很有民族特色!
评论